《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解读
解读之一
基本物理常数精密测量技术研究成为计量科技基础研究重点项目
国务院3月2日发布的《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我国将加强计量科技基础及前沿技术研究,特别是物理常数等精密测量和量子计量基准研究,以应对国际单位制中以量子物理为基础的自然基准取代实物基准的重大技术革命。同时还要突破关键技术,建立一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国家计量基标准、社会公用计量标准。
入选计量科技基础研究的重点项目共有11类,既包括了计量科技基础及前沿技术,又包括了一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国家计量基标准、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这11类分别为:基本物理常数精密测量技术研究;量子基准核心量子器件研究;基于铯钟、光钟的新一代时间频率基准研究;新一代量子计量基准研究;生物计量基准研究;超快光学、太赫兹精密测量技术以及单光子测量技术研究;新一代基于原子尺度的纳米计量技术研究;新材料计量测试技术及复杂环境下材料微纳结构测量技术研究;经济安全、生物安全、医疗安全、能源资源、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应对气候变化、防灾减灾等领域计量溯源技术研究;高频天线计量关键技术研究;智能和互联式测量、嵌入式和普及式测量技术研究等。
解读之二
食品安全领域成为国家标准物质研究和研制重点
食品中有机化学品残留、食品添加剂、食品中营养成分、食品中元素及形态、食品包装材料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检测以及食品中生化计量技术、物化特性及电离辐射计量技术、食品安全前沿性计量技术研究和相关标准物质的研制,这些研究方向将成为未来10年我国食品安全标准物质研究和研制的重点。
《规划》要求未来10年,我国在标准物质研究方面不仅要开展基础前沿标准物质研究,扩大国家标准物质覆盖面,填补国家标准物质体系的缺项和不足;还要加强标准物质定值、分离纯化、制备、保存等相关技术、方法研究,提高技术指标。同时要加快标准物质研制,完善标准物质量传溯源体系,保证检测、监测数据结果的溯源性、可比性和有效性。
食品安全、临床检验、生物、环保、材料科学5大领域将成为未来10年我国标准物质研究和研制的重点领域。《规划》还提出了到2020年国家一级标准物质数量增长100%,国家二级标准物质品种增加100%的量化目标。